丈量宁夏自驾:黄河孕育奇迹,西夏文明解码?
查找更多旅游攻略,请点击右上角输入关键词搜索。
作为一名常年混迹于大西北的资深自驾达人,宁夏这次算是我最后拼图的重磅炸弹了!带着对这片神秘黄土地的无限憧憬,我踏上了自驾征程,踏入宁夏,一脚油门把省内几乎跑了个遍。
临行前,老司机们对我说了三句话:“宁夏小,但博大精深;黄河给,西夏留。”这三句话道出了宁夏自驾的精髓所在,也是此行我要找寻答案的问题核心。
宁夏凭什么小而不凡?
宁夏在版图上,就像堵在西北的一个小凹口。但它所拥有的,却远不止这个“小”字。
宁夏“小”在哪里?首先看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搁全国排倒数第六,比邻省甘肃小了近5倍,比大新疆更是小了十几倍。其次看人口,736万人口,放在版图上跟个芝麻似的,比北京的朝阳区都少。
可宁夏这个小不点,能头戴多少“大”帽子?持之以恒地做着“中部崛起”的主力军,开启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中国最宜居城市”的奖牌也年年戴头上。看看宁夏的城市——银川,虽然没有大都市的喧嚣与繁华,却有小城的优雅与闲适,以绿而闻名,还曾蝉联过全国“园林城市”榜首。
这份“宜居力”,用数据说话:空气质量常年稳居全国前列,雾霾君压根不给面子,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更是一骑绝尘,领先全国。宁夏,成了大西北里鹤立鸡群的“氧气片”。
黄河在宁夏留下了多少给养?
黄河过宁,犹如绣娘走线,赋予了宁夏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物产馈赠。
“千里黄河第一湾”在宁夏登场,黄河在此宛若一条金色的缎带,回首一望,恰似一个九十度的“几”字,这视觉盛宴,胜于任何山水奇观。
黄河给宁夏的“小心意”还不止于此。万物生长靠阳光,但庄稼要用水浇灌,宁夏一年能有4100小时的日照,却年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浇灌能靠啥?当然是黄河水。黄河水一到宁夏,就广泛引流,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塞上湖泊群”,著名的秦渠引水工程更是流传至今,引黄水溉农田,既解民生之渴,也滋养了宁夏的葡萄、枸杞等特色产业。
黄河给的,除了滋养,还有这片大地上鲜明的文化符号。黄河过宁夏,汇聚成西夏王国的“护城河”,加固着西夏人的独立意识。黄河的水始终流淌,也带走了岁月的痕迹,留下了河畔的西夏遗址,供后人探寻与追忆。
西夏文明到底有多神秘?
西夏,这个在历史书上曾昙花一现的王朝,既传奇又神秘,给宁夏留下的印记,也让人浮想联翩。
西夏是个外来政权,党项人所建。元昊雄心勃勃,建立西夏王国,敢于跟大宋叫板,甚至还制定了独特的文字——西夏文。西夏文独一无二,字符借自汉字,形体却有异,至今无人能完全破解。
西夏400多年的历史里,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西夏王陵在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建筑风格中西结合,气势恢宏,曾有盗墓贼多次光顾,却都无功而返。有人说,这跟西夏神秘的防盗体系有关,还有人说,这关乎着某种上古咒语。不管怎样,西夏王陵的宝藏依旧沉寂,等待着有朝一日重见天日。
西夏的宗教信仰同样奇特。在佛教盛行的宋朝,西夏却推崇本教,这是一种掺杂着萨满教、道教、佛教等多种元素的本土宗教。本教将人类的祖先奉为神明,祭祀仪式独具特色,但随着西夏的覆灭,本教也随之衰落,只留下几座残破的寺庙和石窟,成为西夏文明的又一不解之谜。
宁夏塞上江南为何果蔬飘香?
提起塞上江南,大多数人会想到苏州、无锡这样的江南水乡。但在西北的宁夏,也有一处塞上江南,瓜果飘香,令人垂涎欲滴。
金黄色的香 Pear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清脆多汁,入口即化;红彤彤的枸杞串联成一串一串,宛如一串串红宝石,营养价值高,被誉为“东方神果”;傻大黑甜的贺兰山瓜,个头硕大,清甜可口,成熟时沙甜味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宁夏塞上江南的果蔬为何如此香甜?除了得天独厚的日照优势,还要归功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利灌溉。贺兰山脉横亘在宁夏西部,阻挡了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入侵,形成了少见的暖温带干旱区气候。这种气候有利于果蔬生长,尤其是葡萄和枸杞。西夏引黄工程让黄河水流淌进了宁夏大地,滋养着塞上的这些香甜果蔬。
宁夏,仅靠旅游就能养活自己?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旅游资源丰富的宁夏,会不会也只靠吃旅游饭呢?
旅游收入固然是宁夏的“摇钱树”之一,但宁夏绝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只靠旅游就能养活自己的省份。毕竟,“GDP强盛,才是硬道理”。
宁夏的经济结构多元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三足鼎立,尤其是工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宁夏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资源,电力和煤化工业发展迅猛,是宁夏的重要经济支柱。宁夏还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已建成多个大型光伏电站和风电场,成为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由此可见,宁夏虽小,但蕴藏着大能量。美食美酒美景虽多,但它并不靠美景吃饭,而是一个实打实的“潜力股”。
各位看官,看完这篇文章,你们对宁夏的印象是否有所改观?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和我会尽力解答。当然,如果有机会,也欢迎大家来宁夏自驾游玩,亲自体验这片神秘大地的魅力!
如需查找更多旅游攻略,请点击右上角使用本站搜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