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威市博物馆,探寻丝路重镇的璀璨历史
查找更多旅游攻略,请点击右上角输入关键词搜索。
作为甘肃省的第三大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内藏珍宝,见证着丝路重镇的辉煌历史。今天,我们将深入这座宝库,揭开它背后隐藏的故事。
武威市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来到武威市博物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座古老的徽派建筑,庄重而典雅。走进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武威这座丝路重镇的过往。
这座博物馆的前身为文庙,是陇西地区最大的儒家学府,后来才改为博物馆。看着这庄严肃穆的建筑,不禁让人感叹昔日莘莘学子的勤奋求学之情。
西夏碑:西夏文字的活化石
博物馆中最耀眼的明珠,莫过于西夏碑。这块石碑本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是全国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西夏文与汉文对照文字最多的石碑。
西夏碑上的西夏文字苍劲有力,恍若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汉字则娟秀流畅,仿佛一位温婉女子在娓娓道来。两相结合,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碑铭 |
---|
碑高3.10米,宽1.20米,厚0.41米 |
碑文上半部为西夏文,下半部为汉文,共计2379个汉字和108个西夏文字 |
碑文内容详细记载了西夏兴庆府护国寺塔的重建过程和西夏皇室与高僧大灯的故事 |
碑文立于西夏光定四年(1214年),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 |
作为武威的另一处地标,罗什寺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奇的故事。它建于后凉时期,是为了纪念西城高僧鸠摩罗什而建造的。鸠摩罗什身世传奇,毕生译经、讲经不辍,死后全身火化,只剩下舌头,被称为“舌舍利”,罗什寺塔就是供奉舌舍利的地方。
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塔身布满精美的浮雕,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站在塔前,仿佛能感受到鸠摩罗什大师的慈悲与智慧。
罗什寺塔建筑特点 |
---|
塔身为八角形,每层塔檐都有斗拱承托 |
塔身各层均有佛龛,内有佛像 |
塔壁上雕刻有各种佛经故事和佛教人物 |
塔顶是一座葫芦形的宝顶,上置刹杆、相轮、宝珠等 |
如果说武威的文物见证了历史,那么雷台便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雷台公园内汉文化气息浓厚,而它的核心,当属那座著名的马踏飞燕广场。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它的出土震惊了世界。骏马的雄姿、飞燕的矫健,无不展示出汉代工匠精湛的技艺。伫立于广场前,仿佛能感受到两千年前马嘶风啸的雄壮景象。
马踏飞燕基本信息 |
---|
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5厘米 |
以青铜为原料,用失蜡法铸造而成 |
马的造型威武雄壮,飞燕轻盈灵动,体现了汉代工匠高超的铸造技艺 |
1969年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
除了上述这些著名文物,武威市博物馆还收藏着数以万计的珍贵藏品,涵盖了从汉代到明清时期的各个历史时期。这些藏品不仅见证了武威的历史变迁,更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的汉简、西夏文书、元青花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静静地诉说着历史上的点滴故事,让人仿佛置身于时光的河流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悠长。
走进武威市博物馆,在探索丝路重镇灿烂历史的我们不禁也会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期待。你认为武威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如需查找更多旅游攻略,请点击右上角使用本站搜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