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瑰宝网师园(游览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查找更多旅游攻略,请点击右上角输入关键词搜索。
网师园,苏州古典园林的瑰宝
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以其精美的古典园林而闻名,其中之一的网师园更是其中佼佼者。作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网师园以其小巧玲珑、古朴典雅之姿,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网师园,领略这座园林的独特魅力,揭开其背后的故事。
网师园的前世今生
网师园的诞生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原名“渔隐”。传说是一位名叫史正志的退隐官员所建,因园中藏书万卷,遂命名为“万卷堂”。其后几经易主,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在此重治别业,取名“网师小筑”。而网师园的由来,则要归功于清末江苏按察使李鸿裔。他将园中两间书斋署额“网师”,意为“垂网而获天下之书,以网罗而师法天下之人”,此后便以“网师园”之名而闻名于世。
历史的变迁
网师园历经数百年沧桑,几经修葺扩建,逐渐形成了现有的格局。园中建筑布局错落有致,亭台楼阁、池塘假山,一应俱全,尽显江南园林的精髓。1950年,网师园被何亚农后人捐献给国家。1958年,园林管理处对网师园进行了全面整修,于同年10月对外开放。1963年,网师园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网师园被列为全中国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网师园被列为联合国文化遗产名录。
网师园的园林特色
小巧玲珑,别具一格
网师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巧玲珑。整个园林占地面积仅约8亩,却将江南园林的精髓尽数囊括其中。园内布置精巧,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小巧玲珑,别具一格。
中轴布局,严谨对称
网师园的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形成严谨的对称格局。主园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穿廊轿厅、大厅“万卷堂”、女厅“撷秀楼”、砖雕门楼。通过中轴线的贯穿,将整个园林串联起来,形成一种秩序井然的美感。
三部分构成,各具特色
网师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西部为内园。住宅部分保持了苏州旧时世家完整宅园风貌,建筑古朴,陈设雅致。主园以水池-彩霞池为中心,池周假山环绕,亭台楼阁错落,风景秀丽。内园则以殿春移小院为主,小巧精致,颇具明代风格。
网师园的经典景观
彩霞池
彩霞池是网师园主园的中心景观,池水清澈透亮,假山环绕,颇具写意之美。池中一叶小舟,供游人荡舟戏水。在彩霞池的北侧,有一座名为“看松读画轩”的阁楼,阁楼临水而建,凭栏远眺,园中美景尽收眼底。
月到风来厅
月到风来厅位于彩霞池西侧,是网师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厅前有平台,临池赏景。厅内设有“求真”匾额,意为“求真学问”,表达了园主对知识和修养的追求。
竹外一枝轩
竹外一枝轩位于彩霞池东北岸,轩前一池碧水,每当微风拂过,池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轩前的翠竹。轩内陈设雅致,书画点缀,颇有文人雅士之风。
网师园的文化内涵
网师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园林。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
书香门第
网师园的主人历来都是文人墨客。园中随处可见的匾额、楹联,都饱含着园主的文化情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万卷堂”的堂匾,该匾额由清代著名书法家刘墉题写,“万卷”取自“书山有路勤为径”之义,表达了园主对知识的重视和对读书的热爱。
园林与诗
网师园历代园主大多酷爱诗词,园中经常举办诗词唱酬活动。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墨宝,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清代诗人袁枚。他的《网师园十首》中,一首“竹外一枝轩”写道:“竹外一枝轩,小而雅,亭亭入碧云。乱蛩鸣短莎,寻伴竹声和。”短短六句,描绘出竹外一枝轩的幽静雅致之美。
崔叔老与网师园
提到网师园,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崔叔老。崔叔老是苏州园林建筑专家,一生致力于苏州园林的保护和修复。他曾对网师园进行过全面调查和研究,对园林的修缮和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崔叔老曾说:“网师园小而雅,保存完整,堪称苏州园林中的一个小宇宙。”
在他的努力下,网师园得到了完善的保护。如今,我们看到的网师园,就是崔叔老和他的团队呕心沥血的结果。
尾声
网师园,这座苏州古典园林的瑰宝,集江南园林之精华于一身,以其小巧玲珑、古朴典雅之姿,向我们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漫步在网师园中,我们不仅领略了苏州园林的艺术之美,更触摸到了苏州文化和历史的脉搏。
1. 如果有机会亲游网师园,你最想看到哪一处景观?为什么?
2. 你对苏州园林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吗?
如需查找更多旅游攻略,请点击右上角使用本站搜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