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查找更多旅游攻略,请点击右上角输入关键词搜索。
引言: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一名句,勾勒了鹳雀楼宏伟壮观的景象,更展现了诗人豪迈豁达的情怀。今天,我们就来探寻鹳雀楼的魅力,走进诗中描绘的壮美河山之中。
1. 鹳雀楼何处寻?
楼在何地?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市区西北隅(今盐湖区西南隅)龙门口外。楼濒临黄河,依山傍水,与黄河铁桥、鹳雀渡形成了一幅绝美的景观图。
年代久远
鹳雀楼始建于北齐天保五年(554年),初名鹳鹊楼。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反复兴废,现存的鹳雀楼是1997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传说由来
传说春秋时期,这里有一颗神树,名为鹳雀树。每当有圣贤降世,便有成千上万的喜鹊聚集此树之上,因此得名“鹳雀楼”。
2. 王之涣为何而登?
科举不遇
王之涣,唐代诗人。早年贫寒,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高中,郁郁不得志。
醉酒邀友
咸亨元年(670年),王之涣和朋友们游蒲州,登鹳雀楼喝酒赏景。醉意朦胧之下,诗兴大发,遂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
壮志难酬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饱含着王之涣对宏图壮志的抒怀。身处乱世,壮志难酬,他只能借黄河浩荡之势,表达自己的激越情怀。
3. “白日依山尽”之景
诗情画意
“白日依山尽”一句,描绘的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日光将尽,群山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渐渐隐没在远方。
意境深远
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壮阔的黄河之景,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夕阳落下,群山消失,象征着光阴逝去,岁月消逝。
表征内心
从侧面反映了诗人体内的消极与彷徨。
4. “黄河入海流”之势
波澜壮阔
“黄河入海流”一句,描绘的是黄河滚滚奔腾,自西向东,最终流入大海。这一壮观的景象,折射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奔腾不息的精神风貌。
永恒不息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诗人以“黄河入海流”的意象,表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万古长存的信念。
轮回无穷
正如黄河之水奔流不息,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将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志
胸怀宽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登高望远,胸怀天下的壮志。
向上攀登
既是物理上的向上攀登,登临更高的一层楼阁,也象征着诗人精神上的进取和超越。
人生追求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精神。
鹳雀楼的诗情画意
诗句 | 意境 | 表现 |
---|---|---|
白日依山尽 | 傍晚夕阳西下,山色朦胧 | 消极与彷徨 |
黄河入海流 | 黄河奔腾不息,气势磅礴 |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胸怀宽广,追求卓越 | 积极向上 |
互动提问:
鹳雀楼的重建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心目中还有哪些因诗词而闻名的风景名胜?
如果你有机会登鹳雀楼,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怀呢?
如需查找更多旅游攻略,请点击右上角使用本站搜索功能